為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、提高大學生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,嘉善光彪學院(?;A部)充分利用機房和多媒體教室的資源優勢,打造信息科學自主學習平臺,為學生提供更多成長與學習的機會。
信息科學自主學習平臺成立于2013年9月,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、學習能力和學習自覺性,引導學生從傳統的學習模式向自主學習模式進行轉變。平臺學習由計算機專職老師負責掌握,內容稍滯后于課堂的學習進度,與課堂知識相比有更多的拓展。此外,平臺每學年會根據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、責任心和積極性,從各個班級中擇優推選一名計算機助教。該助教將在課余時間參加由計算機專職老師組織的培訓,并在平臺開展期間對自己班里的所有同學進行輔導,與專職老師的答疑互相配合,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。同時,計算機競賽、計算機社團等項目齊頭并進,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有更多的上機機會熟練操作,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的同學則可以發掘更多的計算機妙用。信息科學自主學習平臺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,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責任感,提高全校學生計算機實際應用的整體水平。
主要內容
根據《計算機文化基礎》與《多媒體技術》的課程特點,分兩學期安排5周左右的學習內容。
每周安排計算機專職教師在課余時間輪流輔導與答疑。
建設一支學生助教隊伍,每周由專職老師統一培訓,在自主平臺開展期間對班級學生進行輔導,鼓勵學生自我管理。定期對助教考勤、考核與評優。

組織校內計算機競賽,積極參加上海市或全國計算機應用能力大賽;

成立計算機社團,開設一系列計算機類培訓,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,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。

5.編寫《辦公軟件高級應用》和《計算機文化基礎實訓教程》教材。同時為完善計算機考試系統的功能,積極建設計算機文化基礎、辦公軟件高級應用和多媒體技術課程的三個題庫,為學生的期末考試和課堂考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。
學生輔導及計算機考試通過率匯總
學年度 | 輔導場次 | 學生助教 | 計算機考試通過率 | 校內比賽 |
2013-2014 | 828,學生作業21000份 | 培訓97人18次 | 94.8% | 每學期舉辦一次。 評出一、二、三等獎并進行表彰。 一等獎獲得者參加上海市比賽。 |
2014-2015 | 942,學生作業28000份 | 培訓99人20次 | 一級93.3% |
2015-2016 | 近1000,學生作業20000份 | 培訓131人16次 | 一級97.1% 二級66.4% |
2016-2017 | 1000多,學生作業20000多份 | 培訓131人16次 | 95.6% |
獲獎情況
2013年: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,榮獲三等獎(國家級)。
2014年:在2014年第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信息素養競賽中,榮獲2個二等獎、2個三等獎;在2014年(第一屆)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新活動中,榮獲三等獎、最佳創意獎。
2015年: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,獲得1個二等獎(國家級)、1個三等獎(國家級);在MOS全國賽中,共獲1個二等獎(國家級)、3個三等獎(國家級);在上海市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大賽中榮獲1個二等獎、1個三等獎;在2015年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信息素養競賽中,獲得2個三等獎(國家級)、1個一等獎、1個二等獎、1個三等獎、1個BAP金獎、1個BAP銀獎。
2016年: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,獲得2個三等獎(國家級);在上海市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大賽中,獲得2個三等獎。
2017年:在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,獲得金腦獎(國家級);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,獲得1個二等獎(國家級)、1個三等獎(國家級);在上海市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大賽中,獲得1個二等獎、2個三等獎。